从“猪仔”到南洋实业巨擘——陆佑(1846–1917)
字弼臣,号衍良,原籍广东鹤山,后迁新会。
11岁时,他被卖为契约华工(俗称 “猪仔” ),辗转至柔佛矿场与新加坡烟庄当杂役。苦干六年后,他靠积蓄创办 “兴隆” 杂货店,踏上创业之路。雪兰莪内战后,他进入吉隆坡,在赵煜手下任职,不久后自立门户,开创庞大商业版图,涵盖矿业、种植、钢铁、银行等领域,业务遍布马来亚。
陆佑不仅是南洋实业巨擘,更是热心公益的社会领袖。他积极推动教育事业,资助创办维多利亚书院、尊孔中学、坤成女校,并曾无息贷款50万元支持香港大学。他也是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广肇会馆及广东义山等机构的重要倡建者,为本地华人社会的发展贡献卓著。他与英殖民政府关系良好,争取税务减免、推动道路建设、制定矿业法制,奠定了南洋华社长远发展的基础。
正如民间所传:“叶亚来打州府,陆佑建设吉隆坡。”,他拓荒开镇、造福社群。1917年病逝,长眠于文良港陆家墓园,墓前立有铜像纪念。为表彰其贡献,吉隆坡市政府将市西南主干道命名为陆佑路(Jalan Loke Yew),至今仍为市内重要道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