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矿工到甲必丹的慈善实业家——叶观盛(1846—1901)
祖籍广东赤溪。18岁南来马来亚,早年于芙蓉锡矿场任工,后受叶致英赏识,随其赴吉隆坡协助叶亚来开发城市。1889年自立门户,经营矿业,劳工逾七千人,成为雪兰莪最大矿主之一。
1890年代,叶观盛出任吉隆坡最后一任华人甲必丹、雪兰莪官委立法委员及吉隆坡首任洁净局华人代表,积极参与地方治理。其任职期间处理华人移民、就业与安顿事务,任劳任怨,深得民心。
他热心公益,1881年创办“培善堂”(后为同善医院),并独资维持逾十年,捐出店屋作不动产支持。其亦倡建“大华楼”、赤溪会馆、广肇会馆义学及维多利亚书院,扶助弱势,倡导教育,为华社发展奠定基础。
为表彰其贡献,政府将吉隆坡主要街道命名为“叶观盛路”(Jalan Yap Kwan Seng)以及以他的店号“新就记”命名的路,叫Jalan Sin Chew Kee,以商店号来命名,“新就记路”是绝无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