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重建之父——叶亚来(1837-1885)

名德来,字茂兰,号桂轩,祖籍广东惠阳。

1854年,叶亚来下南洋,初年投靠亲友、辗转务工,后投身锡矿及商贸,历经艰苦,崭露头角。1861年被推举为芙蓉甲必丹,后转至吉隆坡,接替刘壬光任吉隆坡第三任甲必丹,积极组织矿业、兴建庙宇、发展地方。
1866年起,他卷入历时八年的雪兰莪内战,组织抗敌,曾一度失守吉隆坡,后于1873年收复全境,稳定局势。1873年11月内战结束后,叶亚来成为吉隆坡华侨侨领,并正式被雪兰莪州苏丹册封为甲必丹。战后吉隆坡满目疮痍,他号召中国移民、修筑道路、发展矿业,带动社会复苏。他兴建安老院、创办私塾,提倡教育,重建市镇时改用砖造建筑,提升城市安全与形象。

1885 年4 月15 日,48 岁的叶亚来病逝,当时政府停止办公并下半旗哀悼。吉隆坡叶亚来路(Jalan Yap Ah Loy)即以他命名,纪念他的贡献,这是吉隆坡第一条以华人命名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