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人義山殯葬文化手冊》電子版

吉隆坡廣東義山秉持服務大衆之誠,經多年所彚編的《馬來西亞華人義山殯葬文化手冊》已出爐。

本手冊内容涵蓋華人義山歷史文化背景介紹、教導大衆做好生前規劃、分享喪葬領域的寶貴殯葬知識等,發揚華人孝道文化、讓過去對義山殯葬文化陌生的普羅大衆更淡然應對生死課題,同時傳揚華人先賢義務助人的美德。

手冊經短短幾天免費派發,迅速獲得全國各地熱烈回響,徇眾要求,於此分享《馬來西亞華人義山殯葬文化手冊》電子版。

點擊下載

吉隆坡广东义山记录影片介绍-中文版本


吉隆坡广东义山创立於1895年(光绪21年),从殖民地时代迄至我国独立,跨越两个千禧年,走过了115 多年的历史长河,见证了从人烟稀少荒芜的土地,发展到今日繁荣进步的大都会。

兴建骨灰塔


葬地缺乏问题,一直困扰著义山管理层,为配合环境之需求,乃提倡采用火葬,骨灰瓮置塔,以改变土葬方式。1978 年8月26日义山管理层正式提出兴建一座骨灰居的计划,委托测师进行绘图,并向市政局提呈申请书。1983年1月22日,有关骨灰塔之图测 获得市政局批准,随即进行公开登报招标,遴选了承包商,於同年9月14日举行动土礼,经过二年余兴建工程,於1985年5月7日正式竣工。这座耗资300 余万元兴建高5层楼的骨灰塔,正式命名为[广义塔」,於1985年7月28日举行落成典礼,恭请大马科学工艺环境部长拿督阿玛杨国斯主持揭碑仪式。

收回医院保留地

本义山过去曾划出一块地段,为同善医院逝世贫苦病黎提供免费殡葬,数十年来,一向由同善医院负责管理,1983年因葬地缺乏,特商请该院让回空置葬地,幸蒙该院批准所请,适逢该院发动筹募西医楼经费,义山为投桃报李,特献捐该院发展基金10万元。

购买铺业生息

本义山於战前,集资2万元购买谐街(今改为敦李孝式路)160 号两层店铺一间,战後拆除改建为四层楼,继後又购入燕美律门牌129及131号二间店铺,友律门牌18、20、24四层楼店铺3间及茨厂街两层店铺一间,出租以增加义山的收入。

购买胶园作葬地

1972年本义山以40 馀万零吉,购置位於乌鲁冷岳(距离首都18英里)315亩胶园,并向政府申请转换为葬地用途, 由於遭受当地居民强烈的反对,以致申请书被搁置长达20 年。

直至l997年前任雪州行政议员拿督黄顺波及现任雪州行政议员拿督邓诗汉的协肋下,终於获得政府批准转换其中60英亩地段为葬地。

非法木屋与工厂


吉隆坡广东义山创立初期,因低洼地段,不适殡葬,采取放任主义,造成非法木屋与工厂,越搭越多,面积越搭越大。根据本义山沿户调查,单在大马皇家空军基地毗邻金龙花园一带,被非法占据的木屋及工厂大约80 馀户,霸占了大慨半个世纪。

由於语文局路的葬地已告用罄,本义山准备收回这块土地规划为新葬地,於2001年4月委托律师沿户发函给非法木屋居民与工厂,限定在2个月拆除及搬空,以便收回土地作葬地。

建造殡仪馆


70年代吉隆坡人口众多,尚无一座设备完善的殡仪馆,以供市民停柩之用途,义山管理层有鉴於此,乃於1970年把语文局路旧庙拆除,在原址改建一座二层楼殡仪馆,此项工程共耗资8万馀元。

殡仪馆楼上作为议事厅与休息室,楼下两旁共有6间停尸房,前座则为办事处。接箸再耗资9万馀元在殡仪馆斜对面增建一排商店与食堂。

开发新街场义山

经过半世纪的营运,随着吉隆坡的繁荣及发展,人口与日俱增,葬地的需求量多,现有之葬地已不敷应用。义山管理层有鉴於此,向雪州政府申请新街场义山一块50亩的地段充作葬地,经过8、9年的奔走,终在1958年获得批准,惟在6、7年後用罄,续向政府申请得附近低洼处30 英亩地段。

古迹公园

墓园分区及总坟分布图

前言

义山一向来给人们的印象是杂草丛生、幽黑、阴森、恐怖,除非是在传统的节日清明节孝子玄孙到坟场扫墓,平时鲜少人到坟场走动,视义山为畏途,甚至晨运者, 也止步于坟场,因为过去的义山管理层,欠缺规划,疏于管理,形成整座义山杂乱无章,扫墓人未具公德心和环保意识,扫墓后把空罐、空瓶、纸盒、杂物、香烛冥纸及纸盒食物等随地抛弃,到处脏兮兮,而且罗厘车四处擅倾倒垃圾,由于无人清理,整个义山变作垃圾场。


古迹公园命名

随着时代的不同,现代人追崇时尚及唯美派,义山管理层不能再抱残守缺,默守成规,必须摆脱旧框框,力求改变,以新的思维和理念,向国外墓园管理人取经,采取主题公园模式,打造现代化风景墓园。基于吉隆坡广东义山是一个历史悠久百年义山,围绕义山内的各建筑物,包括广义塔,历史文物馆,新庙,南洋机工回国抗战殉难纪念碑以及吉隆坡开埠功臣甲必丹叶亚来墓园、赵煜墓园。在各项美化工程落实后,吉隆坡广东义山董事会决定把它命名为[古迹公园] ,以吸引国内外的考古学家,历史学者及从事研究历史大专生进行考究和钻研工作,并逐步发展为一个旅游的景点。

义山美化工程

为配合政府的号召及推展2007年旅游年,吉隆坡广东义山于2年前聘用一家美化公司,在语文局路及新街场两座面积达350英亩坟场全面美化,植树种草,清理矮青,枯枝垃圾,经过二年的努力,已立竿见影,整座义山改变了面貌,带来了舒适宁静的空间,给城市带来文明和优美,清洁环境.每年清明期间,当扫墓人到来吉隆坡广东义山坟场祭祖,必定会感到环境焕然一新,今时不同往日,过去的杂草丛生、幽黑、阴森及恐怖感现象已不复存在。

坟场分区及道路命名

在义山美化小组精心策划下,坟场划分6个区域,并把各道路命名,为了表扬5位创办人对义山,国家及社会的奉献,以叶亚来、赵煜、陆佑、叶观盛、及叶致英名字命名,使公众人士认识一代伟人和先贤,也让扫墓人了解其先人坟墓的位置,道路的方向及座落的地点。命名的路牌,目前已坚立在各坟场的入口处。

租用直升机高中拍摄义山鸟瞰图

在城市设计师兼义山美化顾问吴木炎精心策划下,本义山租用一架直升机,由专业摄影师以不同的角度和高度正面及侧面摄取义山鸟瞰图,座落在义山建筑物,包括广义塔,行政楼,历史文物馆,殡仪馆,总坟,凉亭及墓园景点等皆摄入镜头,图片清晰,十分壮观。从鸟瞰图中,显现[吉隆坡市容在义山内] ,衬托出一副优美的景观。

编辑义山彩色地图手册及出版彩色图片专辑
本义山设计及印刷一份彩色精装彩色地图手册,内容系列(一)包含吉隆坡夜景,广义塔,历史文物馆,机工纪念碑,总坟,广肇亭,韩江亭。系列(二)以行政楼为主,包含6间总坟(图文简介) ,叶亚来墓园,赵煜墓园。叶观盛及陈秀莲墓地,分别以中英文印刷。
上述地图手册将提供予政府旅游局,国际机场及相关部门,旅游社及会馆,供公众人士免费索取。同时也编纂及出版一本彩色图专辑。

美化义山计划简介

吉隆坡广东义山管理层早在内阁作出不搬迁义山决定之前,已聘用一间著名的园艺公司,进行规划美化义山8个景点,预算需耗资2百万零吉,初步的计划书与蓝本已出炉,义山管理层将按部就班落实有关美化计 划。第一期耗资5万馀零吉重修及美化甲必丹叶亚来墓园软硬体工程已完成,分别由吉隆坡广东义山、 雪隆惠州会馆、雪隆叶氏宗祠及仙四师爷庙分担有关费用,并於2000年7月20日邀请大马卫生部长拿督蔡锐明主持墓园竣工揭碑典礼,一时冠盖云集,盛况空前。

美化义山的概念

美化吉隆坡广东义山的概念,是於1998年8月13日,由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召集华总、董总、教总、华研及各义山团体举行联席会议,成立捍卫与美化义山工委会所达致的。 过後,董事会授意城市土地应用与交通规划专家吴木炎硕士负责物色美化义山的规划,在後者推荐下,董事会通过接纳吉隆坡 一门著名园艺公司Malik Lip &Associates 负责草拟计划书再设计蓝图,以规划及美化吉隆坡广东义山。

美化8个景点

根据Malik Lip &Associates 提呈之美化义山计划书,建议美化8个景点,包括广义塔、行政楼、殡仪馆、新庙、甲必丹叶亚来及赵煜墓园等,耗费约需250 万零吉。

构思中的规划计划

  • A)广义塔入口处辟一个绿岛,建造中国式凉亭,确立纪念碑及12根长柱,安置12生肖和雕像,并建造水池、天台、花台缩象。
  • B)行政楼设计艺术性的桌椅,停车场更换土壤,调整植树。朝向行政楼的入口处
  • C)广义塔设计小桥流水仙境、中国式凉亭,建造一个清幽的环境,池中设计荷花,并塑造龙的雕像。
  • D)基於语文局路殡仪馆空间有限,前面铺石,只能辟一个休闲处,现有之语文局路,从广义塔三叉路通往皇宫路交叉处,市政局已着手在路过两旁植树,并准备在这路两边建造3尺宽行人道。
  • E)新庙停车场空间,提供绿茵草地,种植五颜六色的树木,包括柳树及竹子树,并立对联牌匾。
  • F〕重修及美化甲必丹叶亚来及其家属4个坟墓,将辟为观光景点,确立指示牌、亭子、种花草、铺上自然石头,坟墓旁以花卉围绕。
  • G)赵煜墓园提供矮墙、花树围绕,种植芭蕉树等植物。

反对封山事件


政府徵用义山土地

本义山的葬地自1982年开始,先後被政府徵用4次。

  1. 1982年5月初,政府筹划吉隆坡元首府前筑一条路,经语文局路,连 接新街场路,约190余个坟墓及鬼仔庙附近约50个新开辟之坟墓及百家木屋受影响。
  2. 1991年8月初,政府徵用新街场义山7英亩葬地,以达一条交替路,衔接康乐花园与敦拉萨镇。
  3. 1993年4月间,公共工程局为了加宽隆芙大道,并扩建由隆芙大道至元首府前之新大道,而再徵用本义山位於语文局692,835方尺,约16英亩土地,作为上述用途。
  4. 1994 年初,公共工程局为了修筑新街场康乐花园附近的一段中环大道,再次徵用本义山与康乐花园毗邻之另一段葬地,面积不详,约有10余个成人坟墓及390 馀个儿童穴地受影响。

这一连串的徵用行动,义山并未获得金钱上的赔偿,也未获得政府以其他地段作为交换。

市长一纸封山令

吉隆坡市长丹斯里加马鲁查曼於1998年12月22日,根据1926年地方政府法令第4节条款下,饬令本义山语 文局路不准提供殡葬申请,并表示该坟场地段已被鉴定作为发展用途,而现有之坟墓将被迁移至雪州乌鲁冷岳姆金士毛月一块列号1147的新地段。义山管理层针对市政局不合理的封山令措施,於l999年1月8日致函予市长提出强烈的反对,并配合马华部长出面交涉,里应外合,市长终於1999年1月27日收回封山令。

政府内阁作出义山不搬迁的决定

1996年10月22日,本义山收到首相署首席机密秘书拿督阿都哈芝士公函,函中表示首相拿督斯里马哈迪医主已同意哈芝阿末斯达林全权处理语文局路义山搬迁至士毛月新坟场事。这封公函是逼使义山搬迁的前奏曲。

吉隆坡广东义山管理层基於徵用义山葬地是作商业用途,强烈反对义山搬迁,先后二次提呈备忘录予首相拿督斯里马哈迪医生及副首相拿督阿都拉,提出反对的理由。义山6间创办会馆也召开 联席会议,一致反对义山搬迁,雪华堂成立了捍卫义山工委会,雪隆广肇会馆召集华团大会声援。

在全国华团及华基政党群起反对声中,政府终於俯顺民意,於2000年7月19日在内阁作出不搬迁义山的决定

吉隆坡广东义山记录影片介绍-英文版本


吉隆坡广东义山创立於1895年(光绪21年),从殖民地时代迄至我国独立,跨越两个千禧年,走过了107 年的历史长河,见证了从人烟稀少荒芜的土地,发展到今日繁荣进步的大都会。

羽化苑殡仪馆落成开幕启用


耗资400余万令吉兴建及装修之羽化苑殡仪馆已于2007年5月13日恭请联邦直辖部政务次长姚长禄主持落成开幕礼。这座现代新頴殡仪馆建筑物,包括食堂、办事处、牌楼及围墙,内部装修总共耗资500万令吉,殡仪馆面积达6.6英亩,坐落在市区,地点适中,拥内12间平价停柩馆, 6间中价冷汽停柩馆,寛大的空间,提供厨房,休息室,厕所,设备齐全,舒适又方便,寛敞的泊车位,可容纳250辆汽车,四周栽种花树,注重卫生环保,日夜提供24小时保安服务,目前是全国最大的公家殡仪馆。

时任的联邦直辖部政务次长姚长禄主持落成开幕礼

全体蕫事及嘉宾大合照

6间冷气停柩房全貌

本义山荣获ISO证书

本义山荣获由华总颁发的ISO证书。证明本义山在服务和管理迈向更现代化的里程碑。

吉隆坡广东义山封山与搬迁危机始未 (5)

黄家定拨款50万零吉美化义山 广义山早日落实美化计划 (200O 年8用6日)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拿督斯里黄家定宣布拨款50万零吉,供作吉隆坡广东义山的美化用途,以阻止其他部门打义山的主意。拿督斯里黄家定是为「吉隆坡广东义山吉祥消灾 超渡法会」主持开幕典礼时宣布上述消
息。他也透露,他已指示吉隆坡市政局及造景局总监,配合及协助广东义山的美化计划。

他也表示,广东义山管理层必须加紧步伐,尽速落实义山美化计划,使广东义山早日成为具有历史价值的旅游景点。

黄家定:两部门官员将聚商草拟保护文物遗产法案(2000年8月6日)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拿督斯里黄家定为吉隆坡广东义山[吉祥消灾兼超度法会」主持开幕仪式之後宣布说,其部门主动草拟保护文物遗产的法案,以保护拥有文化历史价值的华人义山。

他说,由於文化艺术及旅游部打算加强现有的保护古迹法令而准备草拟文化财产法案。因此其部门将与文化艺术及旅游部进行协调,以确定两个部门所草拟的法案,涵盖不同的内容。

捍卫及美化义山委员会提呈备忘录给市长促列吉隆坡广东义山为古迹(2000 年8用11日)

捍卫及美化义山工委会4名代表(主席丹斯里颜清文、副主席彭生财、秘书陈亚才及副秘书刘浩馨)呈交《义山及火化场铲平课题备忘录》副本给吉隆坡市长,由市议会秘书慕斯达巴代表接领。备忘录正本以快邮寄给首相。另195份备忘录副本寄给各州议员。

这份由国内363个团体单位签署和盖章的备忘录,是为了让有关方面注意义山课题,并在制定吉隆坡发展大蓝图时,把广东义山列为名胜古迹,同时在宪报上公布,一劳永逸解除未来被徵用的隐忧。

结语

随著内阁决定义山将维持现状之後,搬迁的争议也暂时告一段落。 虽然这不意味着义山问题就此彻底解决,但至少问题暂告缓解,是值得庆幸和欣慰的事。不过,为了一劳永逸解决义山的问题,我们还得设法为义山取得法定地位,以免夜长梦多,不久後再一次发生相同的搬迁风波。

在整个封山与搬迁的风波中,必须阐明的是,封山和搬迁确是重大事件,而董事中对此重大课题持有不同意见是绝对自然正常的现象,若有意见分歧,或争执或受诽谤等,本人认为那只属於「茶杯里的风波」,只要本著为社会服务的良知做事,这一切都不足挂怀。

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就是在整个危机过程中,除了华团、政党和媒体的支援之外,华社知识分子也发挥了一股强大的捍卫力量。他们的创见和诉求,不但唤醒了华社的理智和醒觉,也为华社指出应走的路向。

随著义山搬迁风波告一段落後,接下来的重要工作便是美化义山。董事会将根据已拟就的美化计划书和蓝图,积极进行美化吉隆坡广东义山的工作,不但要为後代留住义山的历史古迹与文物,也要使义山蜕变为景色怡人的墓园。

最後,必须声明的是整个风波涉及的层面极为广泛,而且错综复杂,此文疏漏和欠缺完整,甚至错误之处,知所难免,尚祈读者海涵。

踏进21世纪,吉隆坡广东义山今後面对的挑战相信会更加严峻,但愿大家继续精诚团结,齐心合力,为义山开拓更广阔、更平坦的前路

吉隆坡广东义山封山与搬迁危机始未 (4)

雪华堂工委会派员到国会大厦派发问卷盼议员支待捍卫义山 (2000年7月17日)

雪华堂捍卫及美化义山工委会一行25人到国会大厦,向朝野国会议员分发《旧机场路义山铲平课题一国会议员意向调查书》,藉此引起国会议员对义山问题的关注和争取他们的支持。

工委会法律顾问谢春荣指出,工委会希望透过这项行动,引起其他的关注,使义山问题成为全国性的课题。该工委会也希望透过这样的行动,表达各族群义山和火化场管理层对铲平义山上和火化场的反对立场。

此外,该工委会还设立网址 pahlawan(http://www·pahlawan.com.my) 展开网上民意调查,让公众人士对同样问题表达意见。

三美威鲁应允向首相和内阁反映人民反对搬迁义山心声 (2000年 7月 17日)

工程部长兼印度国大党主席拿督斯里三美威鲁在国会走廊接收雪华堂捍卫及美化义山工委会提呈的《旧机场路义山铲平课题 - 国会议员意向调查书》时,认为此事件并不只是华社的问题,也是全民的问题,因此作为一位人民代议主,他将会向首相拿留斯里马哈迪医主反映人民的心声,同时也向工委会代表表示,他将会向内阁提出义山的问题。

拿督斯里三美威鲁不分种族的关注民生问题的表现,广泛获得人民的赞扬

内阁决定义山不搬迁(2000年7月19 日)

内阁今日作出重要决定,同意不执行旧机场路义山搬迁的计划。

这项好消息由卫生部长兼马华公会副总会长拿督蔡锐明在内阁会议後宣布。他表示内阁维持在1998年4月所作出的有条件搬迁义山的决定,那就是旧机场路义山搬迁须获得义山管理层及墓地後人一致同意下,才可以进行。 他也说,内阁在处理此事时,一直采取非常高的敏感度,并强调搬迁的工作必须取得所有人的同意。据悉,当天内阁在接近尾声时,由三美威鲁提出义山事件,谓当时在不知情下接收由捍卫及美化义山工委会派发的调查书,同时透露说柏里宾纳向他提出,如义山不搬迁,请他代向政府要求赔偿损失。拿督蔡锐明此时见机不可失,藉此议题向内阁指出,内阁只是委托柏里宾纳处理有关义山搬迁问题,但若有任何一个团体或机构反对,委托则自动失效。拿督斯里黄家定接着告诉首相说,不仅广东义山决定不搬迁,全国义山也声明不搬迁。黄家定也提出其部门将主动协助美化义山。

非回教义山管理理事会亦反对搬迁义山(2000年7月19日)

由四大宗教团体组成的非回教义山管理理事会也在一项联席会议上达致决议,反对搬迁吉隆坡广东义山。

7月13日,这些宗教团体的代表曾与义山的代表(刘浩馨和蒋礼谦)召开闭门会议,深入讨论反对搬迁的问题。

蔡锐明主持叶亚来碑文揭幕仪式宣布拨2万零吉美化义山(2000年7月20日)

吉隆坡广东义山举行重修及美化甲必丹叶亚来墓园竣工典礼,邀请卫生部长拿督蔡锐明主持叶亚来碑文揭幕仪式。拿督蔡锐明宣布拨款2万零吉给吉隆坡广东 义山董事会,供美化义山用途。

华团政党民间组织131团体盖章表明不搬迁 (2000年7月22日)

雪隆社团捍卫及美化义山大会在吉隆坡循人中学礼堂举行,共有421名来自131个团体的代表出席。这些团体包括华团、政党和非政府组织。
大会主席陈友信在会上致词,未来政府将义山列为历史古迹,并由陈亚才作出汇报,汇报内容包括义山的资料,不应搬迁的理由和美化义山方案。

吉隆坡广东义山封山与搬迁危机始未 (3)

雪隆华人义山联合会筹委会宣告成立(1999年10月10日)

为了加强各州各地义山代表的联系,雪隆华人义山联合会筹委会宣告成立,以便带动各州的义山组织团结起来,按部就班推动成立全国华人义山联合总会。

上述由吉隆坡广东义山主催的会议上,选出了以下代表为筹委会成员
会务顾问: 拿督陈财和、拿督陈忠鸿、拿督邓诗汉、吴木炎
法律顾问 : 许美智律师、丘润兴律师
主席 : 郭达明
副主席 : 丘惠成、郭柳孜
秘书 : 蒋礼谦
财政 : 苏木发
查账 : 彭生财、陈国庆

15华团成立「雪隆广东义山管理委员会筹委会」引谜团 (2000年6月28日)

一个自称由15华团组成的「雪隆广东义山管理委员会筹委会」(或称新广东义山)宣告成立,并表明要在广东义山的搬迁成为事实后,专门负责接受坟墓由旧义山搬迁至新义山的工作。

主席郭达明於6月30日透过报章促请「雪隆广东义上管理委员会」的召集人现身,以给华社及各界人士一个明确的交代。义山董事会接著於7月1日召开记者招待会,谴责所谓15华团滥用华团名义,炮制假象,企图瞒天过海,误导及蒙蔽华社。捍卫及美化吉隆坡广东义山工委会也抨击「雪隆广东义山管理委员会」的行径。华总、董总及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亦促请筹委会公布15华团的名单,以免混肴。雪华堂民权委员会也激烈反对此筹委会的成立。

6创办会馆发表联合声明: 捍卫主权、不迁义山 (2000年7月8日)

义山的6间创办会馆共同发表一份联合文告,表明全力捍卫吉隆坡广东义山主权及不搬迁义山的坚定立场。联合签署文告的是:雪隆广肇会馆会长李振光、雪隆惠州会馆会长宋贵福医主、雪隆嘉应会馆会长梁联兴、雪隆海南会馆会长拿督邢福鑫、雪隆潮州会馆会长郑浩生及雪隆茶阳会馆主席黄创成。6间会馆誓言和吉隆坡广东义山董事会站在一起,坚定捍卫及保存义山的完整。联合文告也谴责15华团组成的「雪隆广东义山管理委员会」,由觑觎广东义山262英亩土地的财团在幕後策划产主,意图分散华社团结的力量。

柏里宾纳出面澄清疑惑(2000年7月14日)

柏里宾纳 (Probena)建筑公司的工程经理阿末史达林,透过报章针对一些华团领袖质疑该公司发展士毛月坟地,同时安排新街场义山搬迁的事作出了澄清。他说该公司是经过首相马哈迪的同意,然後由首相署经济策划组发出书面委托,全权处理新街场路坟地搬迁任务的人。他说,首相的首席秘书丹斯里亚都亚兹在1996年 10月22日发出有关公函给他,通知他有关被委托的决定。他也宣称,首相授意他与义山各有关组织联络,以处理义山的搬迁工作。

召开搬迁课题大型对话及交流会42党团反对搬迁义山(2000年7月16日)

广肇会馆在该会会馆大厦召集[吉隆坡广东义山搬迁课题大型对话及交流会」。出席的雪隆地区42个乡团、宗亲会、义山组织和政党约200 名代表一致表明坚决反对吉隆坡广东义山搬迁。

这顶对话及交流会由广肇会馆会长李振光先生主持,旨在於确定雪隆乡团及宗亲会对义山搬迁课题的立场,同时汇集强大的力量,向政府及国阵成员党的华裔部长传达华裔的心声。

在会上表态反对义山搬迁的乡团及宗亲会包括雪华堂、潮州会馆、茶阳会馆、惠州会馆、广东会馆、中山会馆、鹤山会馆、台山会馆、南海会馆、会甯公会、嘉应会馆、番禹会馆、清远会馆、高州会馆、李氏宗亲
会、顺德会馆、江夏会馆、河婆同乡会、伍氏宗亲会、华社研究中心、东安会馆、广西会馆、赤溪公馆、雪隆建造行、海南会馆、欧阳家族宗亲会以及4个义山组织,分别是甲洞义山、吉隆坡广东义山、八打灵再也华人义山公会和加影华人义山公会。未能出席大会的雪隆陈氏书院也由会长陈锦龙致函表明反对搬迁的立场。替阵4 个主要成员党,包括民主行动党、公正党、回教党及人民党都委派代表出席交流会。

吉隆坡广东义山封山与搬迁危机始未 (2)


首相署来函提出搬迁新街场义山(1996年10月22 日)

首相署机密秘书拿督亚都亚兹致函本义山主席,证实说首相拿督斯里马哈迪医生,已同意交由哈芝阿末斯达林 (Haji Ahmad Stalin)与各会馆联系,商讨搬迁新街场坟场到新地点的建议,包括安排会馆领导人会见首相,并要求各会馆给予充分的合作。

不逃避!不畏缩!不妥协!(1998年7月27日)

在吉隆坡广东义山庆祝成立103周年暨广义塔 13周年纪念联欢宴会上,主席郭达明发表了董事会将坚持[不逃避]、「不畏缩」及「不妥协」的[三不政策」来面对当前的危机,以不变应万变。他在致词时指出,义山董事部的立场非常鲜明,即坚决反对搬迁,并且也不会与任何发展公司接触及谈商。

隆市政局谕令广东义山封山(1998年12 月 22日)

吉隆坡广东义上於1998年12月22日骤然接到吉隆坡市政局发出的公函,谕令广东义山 封山。市长丹斯里卡玛鲁查曼依据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第l1条文,亲自签署及发予广东义山董事会即刻生效之封山令。一纸通令, 平地一声雷,引起义山董事会、华人社会、朝野政党、华团等的群起反对。根据市政局的指示,吉隆坡广东义山董事会即日起不可接受任何埋葬的申请,及不可发出任何埋葬的准证。这意味著整个义山的操作和活动即刻停止。公函内甚至列出受影响的地段为 274、214、164、505、507、508的69区。

市长也在公函内表明有关地段需要发展,原有的坟地将移葬在新的地点,即乌鲁为岳县的乌鲁士毛用。

郭达明 :义山搬迁关乎整个华社 (1998年12月30日)

吉隆坡广东义山主席郭达明呼吁华社及华团关注「封山」事件,并指出[封山」事件不仅是广东义山董事会的问题,也是关乎整个华社的问题。郭主席也表明董事会的鲜明立场,即不搬迁,而且会采取谨慎态度应
对绝不掉以轻心。

朝野议员也纷纷表态,认为市政府处埋封山态度不当。

马华陈财和炮轰市长 (1999年1月2日)

马华直辖区联委会主席拿督陈财和率领党要一行 20 多人到旧飞机场路坟场巡视,在副主席叶青、义山土地特别事务小组主任蒋礼谦、董事杜汉光及执行人员陪同下,参观了五凤桥双穴地及总坟等,了解有关葬地的情况。随後拿督陈财和召开记者招待会,抨击市长草率行事,在没有与直辖区国会议员、市政局谘询理事及义山董事会讨论和知会的情况下,私自发出封山令,完全没有顾及华社的感受。

拿督陈祖排接见义山董事 (1999年1月5日)

房屋暨地方政府部长兼马华总秘书拿督陈祖排,於1月5日下午3时在马华总部会见本义山董事会代表,以了解吉隆坡广东义山的情况,并承诺安排本义山代表近日谒见市长,商讨吉隆坡广东义山面对[封山」问题,出席者包括:联邦直辖区马华联委会主席陈财和、国会议员林时清、胡亚桥、城市规划及土地应用谘询顾问吴木炎硕士、本义山董
事会主席郭达明、总务陈尚行、财政刘浩馨、副财政符致强及义山土地特别事务小组主任蒋礼谦。

提呈备忘录予首相反对搬迁(l999年1月5日)

义山土地特别事务小组拟就一分反对搬迁的备忘录,由拿督陈忠鸿代呈上给首相拿督斯里马哈迪医主。

市长宣布撤消封山令(1999年1月27日)

在郭达明主席率领下,吉隆坡广东义山7名代表 (郭达明、陈尚行、杨建仁、刘浩馨、符致强、蒋礼谦及吴木炎)於1月27日与市长丹斯里卡玛鲁查曼及市政局其他高官,就「封山」问题进行一句半钟的对话。随后封山事件急转直下,市长宣布收回「封山令」。郭主席也在对话中向市长重申董事会不搬迁广东义山的立场。

吉隆坡广东义山封山与搬迁危机始未 (1)

位於旧飞机场路的吉隆坡坟场,占地约500英亩。它是1920年时,由当时的英国政府,根据1911 年土地法令(Land Enactment Act1911)在宪报上公布,保留作为坟场的用途,其中广东义山占大约262英亩。随著吉隆坡的 城市发展,原处於郊区的吉隆坡广东义山,目前已成为首都的市中心地带,根据估计, 其市值超逾22亿零吉。

这样的一块黄金地,自然令人垂涎。事实上。自1994年至今,确实有多家公司或集团曾与义山接洽,献议优厚的条件,要求义山搬迁。而且,自1982年开始,政府也曾先后4次征用义山部分土地充道路发展用途。1994年10月,政府甚至宣布有意收回义山重新发展,这可说是吉隆坡广东义山面对被谕令搬迁的前奏曲。

1998年4月20日,首相拿督斯里马哈迪医生首次发表他的观点说,城市地区已不适宜有坟场,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位於市区内的坟场都必须搬迁。

首相还指出,搬迁坟场的问题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不过,如果在推展任河发展计划时都要询问所有人的意见,那么很多计划都不能够进行。其实,早在1996年10月22日,首相已召见雪兰莪福建会馆的代表,表明政府有意全面发展义山,旨在提高国家形象,并增进首都吉隆坡的美化与繁荣。

由于搬迁和重新发展义山的建议出自国家最高的领导,因此在当时已渐渐形成一种“在发展洪流冲击下,义山势必搬迁”的观点和意识。我们相信,雪兰莪福建会馆就是在这种背景和意识下同意搬迁福建义山,并于1998年4月20日,在首相的见证下,与柏里宾纳(Pribena)建筑公司签署搬迁合约的。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承认,吉隆坡广东义山董事会大多的董事在当时,认为义山应未雨绸缪,为搬迁预先作好准备,甚至於1997年10月28日成立了“义山搬迁小组”,处理义山搬迁问题,若是义山非搬不可,也必须在义山原址上保留广义塔及历史古迹。

当时,华人社会也通过大众媒体向吉隆坡广东义山施压,要义山争取最好的条件搬迁,“不要像鸵鸟政策,最后让政府收回土地而什么都拿不到。”不过,必须指出的是,雪隆广肇会馆却是一早就立场鲜明。该会于1997年10月20日表明,不同意主动变卖义山。雪隆潮州会馆也反对搬迁。当时反对的理由是认为迁移义山会触犯华人的禁忌、伤及华人的传统精神与文化,而且摧毁义山的历史古迹和文物。

雪隆潮州会馆的董事,也是城市规划与工程应用咨询顾问的吴木炎硕士就曾建议,将广东义山列为历史古迹和文物遗产,城市发展必须均衡,不应只偏重经济。加上民间舆论响应,唤醒了华社的醒觉,也扭转了整个同意搬迁的趋势,集体反对搬迁。

1998年6月24日,华总与义山6间创办会馆达致共识,决定坚持义山不搬迁,而董事会也于6月27日重申反对搬迁的立场。

雪华堂于1998年8月31日召开的一项联席会议上,也达致共识,联合吉隆坡广东义山设立了工委会捍卫和美化义山。

1998 年末,吉隆坡广东义山终于遇上了一场被谕令“封山”的危机,经历董事会与华社及华基政党联手斡旋干预一个多月才宣告平息,由市长收回封山成命。

封山事件平息后,搬迁问题并没解决。一家称为“柏里宾纳”(Probena)的建筑公司,仍在策划义山搬迁的综合计划,并声明义山搬迁经首相同意,结果又酝酿起另一场的义山搬迁危机。

幸好在这个阶段,吉隆坡广东义山与华社的立场已坚不可摧,步伐一致反对搬迁,加上朝野政党和媒体舆论的支援和配合,才化解了搬迁的危机,导致内阁於2000 年7月19日作出义山不搬迁决定。

这段“封山”和“搬迁”的危机现在已过去,成为一段历史。但历史不单只是过去的事情,而是指引现在与未来的路标。有鉴於此,谨此把这期间所发生的重要事件简略叙述如下,以留下记录和历史。